明朝末年,为何大明边军总打不过八旗铁骑?是明军真的不会打仗吗?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历史谜团。
说到打仗,最重要的不是刀枪有多锋利,而是士兵们能不能吃饱饭。当时的情况是,八旗士兵顿顿有肉吃,而明朝士兵却经常饿着肚子打仗。这就像让一个饿着肚子的人和吃饱喝足的人打架,结果可想而知。
更讽刺的是,那些投降后金的明军,待遇反而变好了。史料记载,一个投降的明军士兵能分到老婆、8只牛羊,还有1头驴。这在当时简直是高薪工作!反观明朝这边,士兵们连基本军饷都拿不到,经常被拖欠工资。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?
这个道理在清朝末年又重演。当时英国人招募华勇营,开出的年薪是70两白银,是清朝绿营士兵的3倍多。结果呢?报名的人挤破头。可见从古至今,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的事。
展开剩余53%其实明军不是不能打。像浑河之战这样的胜仗也打过。问题出在后勤保障上。明朝的军饷制度就像个漏水的桶:
1. 军屯制度被地主霸占,士兵变成农奴
2. 税收收不上来,国库空虚
3. 军饷层层克扣,到士兵手里所剩无几
最要命的是,明军打仗时经常各自为战。一支部队撤退,其他部队就跟着溃败。这就像足球比赛,队友都不配合,怎么可能赢球?
说到底,明朝不是败在战场上,而是败在钱袋子上。如果当时能保证军饷充足,让士兵们吃饱穿暖,八旗军还真不一定是明军的对手。可惜历史没有如果,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深思:再强大的军队,也经不起后勤的拖累。
发布于:天津市